蹦新聞
蹦新聞─翁順利/台南
列為台南市歷史建築的日治軍事建築「原永康飛行場無線羅針所」,日前動土修復,預定2年後完工,將為台南增添一處文化新亮點。
「原永康飛行場無線羅針所」是1943年日治時期興建軍事建築物,當時作為飛行場羅針所通訊使用,建築本體具防禦功能,擁有厚達80公分牆體、1.2公尺厚頂板、精緻防爆門窗、設計完善通氣設施,建築物外型仿民宅型式,四周密植樹木掩護,堪稱是機能完整軍事建築群。
台灣光復後,此遺址劃入空軍眷村「飛雁新村」,閑置多年,市府開辦都更,原本已被知名建商買走要開發,後因永康文化協會等地方團體人士要求保有歷史建築與文化遺址和老樹群。
不過,經過歲月洗禮,建築年久失修,材料老化剝落,部分主體因樹木攀生造成破壞,市政府邀請學者專家會勘後認為確實有保護價值,地下也有先民遺址,民國98年公告歷史建築,文化局爭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經費補助修復,建商被迫放棄開發。
2009年登錄公告為「永康飛雁新村傳原通訊所」,後續分別於2011年、2020年完成調查研究及修復設計。依調查研究建議,以建物群興建時功能與飛行場關係、與設計階段發現的油槽,修正歷史建築名稱為「原永康飛行場無線羅針所」,去年12月審議通過更名。
修復工期為730個日曆天,發包金額3835萬元,由文化部及台南市政府各負擔一半;遺址鄰近奇美醫院、大橋車站、市立圖書館新總館等,修復完竣、活化再利用後,將成為永康大橋地區的文化新亮點。
文化局指出,遺址佔地近一公頃,3棟主要建築目前經費只能整修2棟,2023年4月完工,還會繼續爭取經費,搭配公園預定地整體規畫後,會成為具文化深度內涵的場域;因為這裡有先民遺址還有歷史建築,民眾不用擔心會因為工商開發而遭到破壞。